2 小时 07 分 47 秒!杭马新王诞生,尘封纪录作古
3.6 万人见证的赛道奇迹
11 月 3 日清晨 7 点,黄龙体育中心的鸣枪声划破杭州的薄雾,3.6 万名来自 23 个国家和地区的跑者踏上征程。当肯尼亚选手 Moses Kibet 以 2 小时 07 分 47 秒的成绩冲过奥体中心体育场的终点线时,电子计时器上的数字不仅定格了新的冠军归属,更将 2019 年巴林选手创造的杭马赛会纪录彻底改写。这一刻,“大莲花” 体育场内的欢呼声与钱塘江的涛声交织,为 37 岁的杭州马拉松镌刻下全新里程碑。
作为中国历史第二悠久的马拉松赛事,本届杭马以 “双金赛事” 的底蕴,交出了一份惊艳的成绩单。赛事总规模达到 3.6 万人,创下历史之最,其中全马项目 2 万人参赛,最终 996 人实现 “破三” 壮举,完赛率高达 98.70%。这样的赛事质量,为顶尖选手创造佳绩提供了土壤。“分区起跑和多枪出发太关键了,前半程完全没有拥挤感,能始终保持自己的节奏。”Moses Kibet 赛后通过翻译表示,赛道设计让他得以充分发挥。
这条被誉为 “世界最美赛道” 的路线,是此次破纪录的重要助力。从黄龙体育中心出发,跑者途经西湖十景的静谧雅致,穿越钱江新城的现代繁华,最终跑进亚运会主场馆 “大莲花”,37 年来 20 余次的路线优化,串联起杭州的自然与人文精华。“跑在钱塘江畔时,江风正好能缓解疲劳。” 获得国内男子第二名的 “浙江马拉松一哥” 羊小军深有感触,这位连续十年参赛的老将坦言,这条充满细节的赛道总能带来惊喜。赛事组委会的用心更体现在细节里:提前半小时开赛避开高温、地铁首班车同步提前、4535 名志愿者全程护航,让跑者直呼 “处处是幸福感”。

科技赋能让这场传统赛事焕发新生。本届杭马首次引入的 “机器兔” 成为赛道上的 “显眼包”—— 重 60 公斤的半马关门机器人以精准步频领航,欢乐跑陪跑机器人会比心、翻跟斗与跑者互动,终点的人形机器人则张开双臂迎接完赛者。来自沈阳的跑友刘畅专程为机器人而来:“它的节奏比人工配速员还稳定,这是我几十场马拉松里最特别的体验。” 这种科技与人文的融合,不仅提升了赛事专业性,更让不同水平的跑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乐趣。
Moses Kibet 的破纪录并非孤例。本届赛事男子前三和女子前二均打破赛会纪录,埃塞俄比亚选手 Tesfaye Deriba Ketema 与肯尼亚选手 Felix Kibitok 紧随其后,女子组冠军肯尼亚选手 Helah Jelagat Kiprop 也以 2 小时 22 分 57 秒刷新纪录。在顶尖选手角逐的同时,赛道上更多平凡跑者的故事同样动人:74 岁的郑竹成月跑量超 600 公里,以 4 小时 05 分完成第 26 场全马;轮椅跑者沈正在三位友人陪伴下完成人生首马;温州姑娘陈林明以 1 小时 14 分 28 秒夺得半马女子冠军并刷新 PB。
当最后一名跑者冲过终点,本届杭马的意义早已超越一场比赛。它既是杭州亚运会 “长尾效应” 的生动体现,更是浙江打造 “赛事强省”、杭州建设 “赛会之城” 的坚实一步。在同一天,全国有 30 场马拉松同步开赛,印证着中国路跑运动的蓬勃生机。而 Moses Kibet 留下的 2 小时 07 分 47 秒的纪录,终将成为下一段传奇的起点,正如 37 年来不断向前的杭马,永远向着更美赛道奔跑。
zoty中欧,zoty中欧登录,zoty中欧体育,中欧体育(zoty)官网